贤愚经卷第十
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 译
(四五)阿难总持品第三十八(丹本为四十三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诸比丘,咸皆生疑:“贤者阿难,
本造何行,获此总持,闻佛所说,一言不失?”
俱往佛所,而白佛言:“贤者阿难,本兴何福,
而得如是无量总持?唯愿世尊!当见开示。”
佛告诸比丘:“谛听着心!斯之总持,皆由福德。
乃往过去阿僧祇劫,尔时有一比丘,畜一沙弥,
恒以严敕,教令诵经,日日课程,其经足者,
便以欢喜,若其不足,苦切责之。于是沙弥,
常怀懊恼,诵经虽得,复无食具,
若行乞食,疾得食时,诵经便足,乞食若迟,
诵则不充,若经不足,当被切责,心怀愁闷,
啼哭而行。时有长者,见其啼哭,前呼问言:
‘何以懊恼?’沙弥答曰:‘长者当知!我师严难,
敕我诵经,日日课限,若其足者,即以欢喜,
若其不充,苦切见责。我行乞食,若疾得者,
诵经即足,若乞迟得,诵便不充,若不得经,
便被切责。以是事故,我用愁耳。’于时长者,
即语沙弥:‘从今以往,常诣我家,当供饮食,
令汝不忧,食已专心勤加诵经。’于时沙弥,
闻是语已,即得专心勤加诵学,
课限不减,日日常度,师徒于是,俱同欢喜。”
佛告比丘:“尔时师者,定光佛是。时沙弥者,
今我身是。时大长者,供养食者,今阿难是。
乃由过去造是行故,今得总持,无有忘失。”
尔时诸比丘,闻是说已,欢喜信受,顶戴奉行。
(四六)优婆斯兄所杀品第三十九(丹本为四十四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罗阅祇国,有估客兄弟二人,共住一处。
兄求长者女,欲以为妇,其女年小,
未任出适。于时其兄,即与众贾,远至他国,
经历年岁,滞不时还。女年向大,任可嫁处,
而语其弟:“卿兄远行,投彼不还,
汝今宜可纳取我女。”其弟答言:“何有是事?我兄存在,
不敢有违。”尔时长者,数数陈说,其弟意坚,
未曾回转。长者不已,诈作远书,托诸贾客,
说兄死亡,弟闻兄死心乃愕然。长者复往,
而告之曰:“卿兄已死,女当云何?卿若不取,
当思馀计。”弟被急逼,即妻其女,
经历数时,女便怀妊。兄后便乃从他国还。
于时其弟,闻兄还国,心怀惭惧,逃至舍卫。
发迹之后,诸亲友辈,按其妇腹,堕其胎儿。
如是展转,到于佛前,惭愧所逼,求索出家。
佛知可度,即时听许。蒙佛听已,
便成沙门,名优婆斯,奉持律行,精勤不懈,
应时便得阿罗汉道,六通清彻,众智具足。
时兄到家,见弟已娶其妇,嫉心内忿,
往追欲杀,求索推问,云至舍卫。毒恚烦心,
即出重募:“谁能取得我弟头者,
当与重赏金五百两。”时有一人,来应其募:
“我能往取其头。”兄即出金,用募其人,相将俱进,
至舍卫国。到彼见弟,坐禅思惟,于时彼人,
欻生慈心,而作是念:
“我当云何杀此比丘?吾设不杀,当夺我金。”引弓欲射,当挽弓时,
向彼比丘,至于放矢,乃中其兄。其兄怀恚,
愤恼而死,后更受身,作毒蛇形,
生彼道人户枢之中,毒心未歇,规当害之。户数开闭,
撽身而死。既死之后,未能改操,
遂愿更作小形毒虫,依彼道人屋间而住,
伺其道人端坐之时,从屋间下,堕其顶上,
恶毒猛炽,即杀比丘。 时舍利弗,见斯事已,
往至佛所,而白佛言:“彼死比丘,本作何缘,
今现得道,被毒而死?唯愿世尊!当见开示。”
佛告舍利弗:“善听善念!吾当为汝具分别说。
乃往过去无数世中,有辟支佛,出现于世,
处在山林,修遂其志。时有猎师,恒捕禽兽,
施设方计,望伺苟得。时辟支佛,惊其禽兽,
令其猎师伺捕不得,便怀瞋恚,懊恼愤结,
即以毒箭,射辟支佛。时辟支佛,心愍此人,
欲令改悔,为现神足,所谓飞行履虚,
屈伸舒戢,出没自在,神足变现。于时猎师,
见是事已,心怀敬仰,恐怖自责,归诚谢过,
求哀忏悔。时辟支佛,受其忏悔,忏悔已竟,
被毒而死。其人命终,便堕地狱,既出地狱,
五百世中,常被毒死,至于今日,
得阿罗汉道,犹为毒虫,见螫断命。由兴恶意,
即还忏悔,而发誓愿:‘使我来世遭值圣师,
所得神足,如今者。’故今得值我,蒙获道法。”
尔时舍利弗,及与众会,闻佛所说,
欢喜奉行。
(四七)儿误杀父品第四十(丹本为四十五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有一老翁,早失其妇,独与儿居,
困无财宝,觉世非常,念欲出家,即往佛所,
求索入道。时佛怜愍,即听出家。
于时其父,便作比丘,时儿年小,即为沙弥,
恒共其父,入村乞食,暮还所止。时有一村,
最为边远,至彼乞食,逼暮当还。其父年老,
行步迟缓,其儿恐惧,畏诸毒兽,急扶其父,
推之进路,执之不固,推父倒地,应时其父,
当手而死。父死之后,独至佛所。
时诸比丘,问沙弥言:“汝朝与师,至村乞食,
今为所在?”沙弥答言:“我向与师,至彼乞食,
日暮还时,师行小迟,我时恐怖,故急推之,
推之手急,扑师著地,我师于时,即死道中。”
时诸比丘,呵责沙弥:“汝大恶人!杀父杀师。”
即以白佛。佛告之曰:“此师虽死,不以恶意。”
即问沙弥:“汝杀师不?”沙弥答言:“我实排之,
不以恶意而杀父也。”佛可其语。
“如是沙弥!我知汝心无有恶意。过去世时,
亦复如是,无有恶意,而相杀害。” 时诸比丘,
闻佛语已,即共白佛:“不审,世尊!过去世时,
斯人父子,有何因缘而便相杀?” 佛言:“谛听!
吾当说之。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,父子二人,
共住一处。时父病极,于时睡卧,多有虻蝇,
数来恼触,父即令儿遮逐其蝇,
望得安眠以解疲劳。时儿急遮,蝇遂数来,数来不止,
儿便瞋恚,即持大杖,伺蝇当杀。时诸虻蝇,
竞来父额,以杖打之,即杀其父。当于尔时,
亦非恶意。比丘当知!尔时父者,此沙弥是。
时儿以杖打父额者,今彼死比丘是。
由于尔时无有恶心,以杖打父杀之,
不以恶意,今还相报,亦非故杀。”于时沙弥,
渐渐修学,勤加不懈,遂得罗汉。 尔时诸比丘,
闻佛所说,心悉信解,欢喜奉行。
(四八)须达起精舍品第四十一(丹本为四十六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中止。
尔时舍卫国王波斯匿,有一大臣,名曰须达,
居家巨富,财宝无限,好喜布施,
赈济贫乏及诸孤老,时人因行,为其立号,名给孤独。
尔时长者,生七男儿,年各长大,为其纳娶,
次第至六。其第七儿,端政殊异,偏心爱念,
当为娶妻,
欲得极妙容姿端政有相之女,为儿求之。即语诸婆罗门言:
“谁有好女相貌备足,当为我儿往求索之。”
诸婆罗门,便为推觅,展转行乞,到王舍城。
王舍城中,有一大臣,名曰护弥,财富无量,
信敬三宝。时婆罗门,到家从乞。国法施人,
要令童女,持物布施。护弥长者,时有一女,
威容端正,颜色殊妙,即持食出,施婆罗门。
婆罗门见,心大欢喜:“我所觅者,今日见之。”
即问女言:“颇有人来求索汝未?”答言:“未也。”
问言:“女子!汝父在不?”其女言:“在。”婆罗门言:
“语令出外,我欲见之与共谈语。”
时女入内,白其父言:“外有乞人,欲得相见。”
父便出外。时婆罗门,问讯起居安和善吉:
“舍卫国王,有一大臣,字曰须达,辅相识不?”答言:
“未见,但闻其名。”报言:
“知不?是人于彼舍卫国中,第一富贵,汝于此间,富贵第一。
须达有儿,端正殊妙,卓略多奇,欲求君女,
为可尔不?”答言:“可尔。”值有估客欲至舍卫,
时婆罗门,作书因之,送与须达,
具陈其事。须达欢喜,诣王求假,为儿娶妇。
王即听之。大载珍宝,趣王舍城,于其道次,
赈济贫乏,到王舍城,至护弥家,为儿求妻。
护弥长者,欢喜迎逆,安置敷具,暮宿其舍,
家内搔搔,办具饮食。须达念言:“今此长者,
大设供具,欲作何等?将请国王太子大臣、
长者居土、婚姻亲戚,设大会耶?”思惟所以,
不能了知,而问之言:“长者今暮,躬自执劳,
经理事务,施设供具,为欲请王太子大臣?”
答言:“不也。”“欲营婚姻亲戚会耶?”答言:
“不也。”“将何所作?”答言:“请佛及比丘僧。”
于时须达,闻佛僧名,忽然毛竖如有所得,
心情悦豫,重问之言:“云何名佛?愿解其义。”
长者答言:“汝不闻乎?净饭王子,厥名悉达,
其生之日,天降瑞应三十有二,
万神侍卫,即行七步,举手而言:‘天上天下,
唯我为尊。’身黄金色,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
应王金轮典四天下。见老病死苦,不乐在家,
出家修道,六年苦行,得一切智,
尽结成佛。降诸魔众十八亿万,号曰能仁,
十力无畏,十八不共,光明照耀,三达遐鉴,
故号佛也。”须达问言:“云何名僧?”护弥答言:
“佛成道已,梵天劝请转妙法轮,
至波罗鹿野苑中,为拘邻五人,转四真谛,漏尽结解,
便成沙门,六通具足,四意、七觉、八道悉练,
上虚空中,八万诸天得须陀洹,
无量天人发无上正真道意。次度郁卑迦叶兄弟千人,
漏尽意解,如其五人。次第度舍利弗、
目连徒众五百,亦得应真。如是之等,神足自在,
能为众生,作良祐福田,故名僧也。”
须达闻说如此妙事,欢喜踊跃,感念信敬,企望至晓,
当往见佛。诚报神应,见地明晓,
寻明即往罗阅城门,夜三时开,初夜中夜后夜,是谓三时。
中夜出门,见有天祠,即为礼拜,
忽忘念佛,心自还暗,便自念言:“今夜故暗,
若我往者,傥为恶鬼猛兽见害,且还入城。”
待晓当往。时有亲友,命终生四天,见其欲悔,
便下语之:“居士!莫悔也!汝往见佛,
得利无量,正使今得百车珍宝,
不如转足一步往趣世尊,所得利深,过逾于彼。居士!
汝去莫悔!正使今得白象珍宝,
不如举足一步往趣世尊,利过于彼。居士!汝去莫悔!
正使今得一阎浮提满中珍宝,
不如转足一步至世尊所,得利弘多。居士!汝去莫悔!
正使今得一四天下满中珍宝,
不如举足一步至世尊所,所得盈利,逾过于彼,
百千万倍。”须达闻天说如此语,益增欢喜,
敬念世尊,暗即还晓,寻路往至,到世尊所。
尔时世尊,知须达来,出外经行。是时须达,
遥见世尊,犹如金山,相好威容,俨然炳著,
过逾护弥所说万倍,睹之心悦,不知礼法,
直问世尊:“不审瞿昙!起居何如?”世尊即时,
命令就坐。时首陀会天,遥见须达,虽睹世尊,
不知礼拜供养之法,化为四人,行列而来。
到世尊所,接足作礼,长跪问讯,起居轻利,
右绕三匝,却住一面。是时须达,见其如是,
乃为愕然,而自念言:“恭敬之法,事应如是。”
即起离坐,如彼礼敬,问讯起居,右绕三匝,
却住一面。尔时世尊,即为说法,四谛微妙,
苦空无常。闻法欢喜,便染圣法,成须陀洹,
譬如净洁白叠易染为色。长跪合掌,
问世尊言:“舍卫城中,如我伴辈,闻法易染,
更有如我比不?” 佛告须达:
“更无有二如卿之者。舍卫城中,人多信邪,难染圣教。”
须达白佛:“唯愿如来!垂神降屈,临履舍卫,
使中众生除邪就正。” 世尊告曰:“出家之法,
与俗有别,住止处所,应当有异,彼无精舍,
云何得去?” 须达白佛言:“弟子能起,愿见听许。”
世尊默然。须达辞往,为儿娶妇。
竟辞佛还家,因白佛言:“还到本国,当立精舍,
不知摸法?唯愿世尊!使一弟子共往敕示。”
世尊思惟:“舍卫城内,婆罗门众,信邪倒见,
馀人往者,必不能办;唯舍利弗,是婆罗门种,
少小聪明,神足兼备,去必有益。”即便命之,
共须达往。须达问言:“世尊足行,日能几里?”
舍利弗言:“日半由旬,如转轮王足行之法,
世尊亦尔。”是时须达,即于道次,二十里,
作一客舍,计挍功作,出钱雇之,安止使人,
饮食敷具,悉皆令足。从王舍城,至舍卫国,
还来到舍,共舍利弗,按行诸地,何处平博,
中起精舍,按行周遍,无可意处。
唯王太子祇陀有园,其地平正,其树郁茂,不远不近,
正得处所。时舍利弗,告须达言:
“今此园中,宜起精舍,若远作之,乞食则难,
近处愦闹,妨废行道。” 须达欢喜,到太子所,
白太子言:“我今欲为如来起立精舍,太子园好,
今欲买之。”太子笑言:“我无所乏,此园茂盛,
当用游戏逍遥散志。”须达殷勤乃至再三,
太子贪惜。“增倍求价,谓呼价贵,
当不能贾。”语须达言:“汝若能以黄金布地,
令间无空者,便当相与。”须达曰:“诺,听随其价。”
太子祇陀言:“我戏语耳。”须达白言:“为太子法,
不应妄语,妄语欺诈,云何绍继,抚恤人民?”
即共太子,欲往讼了。 时首陀会天,
以当为佛起精舍故,恐诸大臣偏为太子,
即化作一人,下为评详。语太子言:“夫太子法,
不应妄语,已许价决,不宜中悔。”遂断与之。
须达欢喜,便敕使人:“象负金出。”八十顷中,
须臾欲满,残有少地。须达思惟:
“何藏金足?不多不少,当取满足。”祇陀问言:“嫌贵置之。”
答言:“不也。自念金藏,
何者可足?当补满耳。”祇陀念言:“佛必大德,
乃使斯人轻宝乃尔?”教齐是止!“勿更出金,园地属卿,
树木属我,我自上佛,共立精舍。”须达欢喜,
即然可之,即便归家,当施功作。
六师闻之,往白国王:“长者须达,买祇陀园,
欲为瞿昙沙门兴立精舍。
听我徒众与共捔术,沙门得胜,便听起立,若其不如,
不得起也。瞿昙徒众,住王舍城,我等徒众,
当住于此。”王召须达,而问之言:“今此六师云,
卿买祇陀园,欲为瞿昙沙门起立精舍,
求共沙门弟子捔其伎术,若得胜者,
得立精舍,苟其不如,便不得起。”须达归家,
著垢腻衣,愁恼不乐。时舍利弗,明日到时,
着衣持钵,至须达家。见其不乐,
即问之曰:“何故不乐?”须达答言:“所立精舍,
但恐不成,是故愁耳。”舍利弗言:“有何事故,
畏不成就?”答言:“今诸六师,诣王求挍,
尊人得胜,听立精舍,若其不如,遮不听起。
此六师辈,出家来久,精诚有素,所学技术,
无能及者;我今不知,尊人伎艺,能与捔不?”
舍利弗言:“正使此辈六师之众,满阎浮提,
数如竹林,不能动吾足上一毛。欲捔何等,
自恣听之。” 须达欢喜,更著新衣,沐浴香汤,
即往白王:“我已问之,六师欲捔,恣随其意。”
国王是时,告诸六师:
“今听汝等共沙门捔。”是时六师,宣语国人:“却后七日,
当于城外宽博之处,与沙门挍。”舍卫国中,
十八亿人,时彼国法,击鼓会众,若击铜鼓,
八亿人集,若打银鼓,十四亿集,若打金鼓,
一切皆集,七日期满,至平博处,打击金鼓,
一切都集,六师徒众,有三亿人。是时人民,
悉为国王及其六师,敷施高座。尔时须达,
为舍利弗而施高座。时舍利弗,在一树下,
寂然入定,诸根寂默,游诸禅定,通达无碍,
而作是念:“此会大众,习邪来久,㤭慢自高,
草芥群生,当以何德而降伏之?”
思惟是已,当以二德,即立誓言:“若我无数劫中,
慈孝父母、敬尚沙门婆罗门者,我初入会,
一切大众,当为我礼。” 尔时六师,见众已集,
而舍利弗独未来到,便白王言:“瞿昙弟子,
自知无术,伪求挍能,众会既集,
怖畏不来。”王告须达:“汝师弟子,挍时已至,
宜来谈论。”是时须达,至舍利弗所,长跪白言:
“大德!大众已集,愿来诣会。”时舍利弗,
从禅定起,更整衣服,以尼师坛,著左肩上,
徐庠而步,如师子王,往诣大众。是时众人,
见其形容法服有异,及诸六师,忽然起立,
如风靡草,不觉为礼。
时舍利弗便升须达所敷之座。六师众中,有一弟子,名劳度差,
善知幻术,于大众前,咒作一树,自然长大,
荫覆众会,枝叶郁茂,花果各异。众人咸言:
“此变乃是劳度差作。”时舍利弗,便以神力,
作旋岚风,吹拔树根,倒著于地,碎为微尘。
众人皆言:“舍利弗胜!今劳度差,便为不如。”
又复咒作一池,其池四面,皆以七宝,池水之中,
生种种华。众人咸言:“是劳度差之所作也。”
时舍利弗,化作一大六牙白象,其一牙上,
有七莲花,一一花上,有七玉女,其象徐庠,
往诣池边,并含其水,池即时灭。众人悉言:
“舍利弗胜!劳度差不如。”复作一山,
七宝庄严,泉池树木,花果茂盛。众人咸言:
“此是劳度差作。”时舍利弗,即便化作金刚力士,
以金刚杵,遥用指之,山即破坏,无有遗馀。
众会皆言:“舍利弗胜!劳度差不如。”
复作一龙,身有十头,于虚空中,雨种种宝,
雷电振地,惊动大众。众人咸言:
“此亦劳度差作。”时舍利弗,便化作一金翅鸟王,
擘裂啖之。众人皆言:“舍利弗胜!劳度差不如。”
复作一牛,身体高大,肥壮多力,粗脚利角,
地大吼,奔突来前。时舍利弗,化作师子王,
分裂食之。众人言曰:“舍利弗胜!劳度差不如。”
复变其身,作夜叉鬼,形体长大,头上火燃,
目赤如血,四牙长利,口自出火,
腾跃奔赴。时舍利弗,自化其身,作毗沙门王,
夜叉恐怖,即欲退走,四面火起,无有去处。
唯舍利弗边,凉冷无火,即时屈伏,五体投地,
求哀脱命。辱心已生,火即还灭。众咸唱言:
“舍利弗胜!劳度差不如。” 时舍利弗,
身升虚空,现四威仪,行住坐卧,身上出水,
身下出火,东没西踊,西没东踊,北没南踊,
南没北踊,或现大身,满虚空中,而复现小,
或分一身,作百千万亿身,还合为一身,
于虚空中,忽然在地,履地如水,履水如地。
作是变已,还摄神足,坐其本座。时会大众,
见其神力,咸怀欢喜。时舍利弗,即为说法,
随其本行宿福因缘,各得道迹,
或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者,六师徒众,
三亿弟子,于舍利弗所,出家学道。挍技讫已,
四众便罢,各还所止。 长者须达,共舍利弗,
往图精舍,须达手自捉绳一头,
时舍利弗自捉一头,共经精舍。时舍利弗,
欣然含笑。须达问言:“尊人何笑?”答言:
“汝始于此经地,六欲天中,宫殿已成。”即借道眼,
须达悉见六欲天中严净宫殿,问舍利弗:
“是六欲天,何处最乐?”舍利弗言:“下三天中,
色欲深厚,上二天中,㤭逸自恣,第四天中,少欲知足,
恒有一生补处菩萨,来生其中,法训不绝。”
须达言曰:“我正当生第四天上。”出言已竟,
馀宫悉灭,唯第四天宫殿湛然。复更从绳,
时舍利弗,惨然忧色。即问尊者:“何故忧色?”答言:
“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耶?”对曰:“已见。”
时舍利弗,语须达言:“汝于过去毗婆尸佛,
亦于此地,为彼世尊起立精舍,
而此蚁子在此中生。尸弃佛时,汝为彼佛,
亦于是中造立精舍,而此蚁子亦在中生。毗舍浮佛时,
汝为世尊,于此地中起立精舍,
而此蚁子亦在中生。拘留秦佛时,亦为世尊,
在此地中起立精舍,而是蚁子亦于此中生。
拘那含牟尼佛时,汝为世尊,
于此地中起立精舍,而此蚁子亦在中生。迦叶佛时,
汝亦为佛,于此地中起立精舍,
而此蚁子亦在中生。乃至今日,九十一劫,受一种身,
不得解脱。生死长远,唯福为要,不可不种。”
是时须达,悲怜愍伤。 经地已竟,起立精舍,
为佛作窟,以妙栴檀,用为香泥,别房住止,
千二百处,凡百二十处,别打犍椎。
施设已竟,欲往请佛,复自思惟:“上有国王,
应当令知,若不启白,傥有瞋恨。”即往白王:
“我为世尊,已起精舍,唯愿大王!遣使请佛。”
时王闻已,即遣使者,诣王舍城,请佛及僧:
“唯愿世尊!临覆舍卫。” 尔时世尊,与诸四众,
前后围绕,放大光明震动大地,
至舍卫国,所经客舍,悉于中止,道次度人,
无有限量,渐渐来近舍卫城边,一切大众,
持诸供具,迎待世尊。世尊到国,至广博处,
放大光明,遍照三千大千世界,足指按地,
地皆震动,城中伎乐,不鼓自鸣,盲视聋听,
哑语偻申,癃拘癖,皆得具足。
一切人民男女大小,睹斯瑞应,欢喜踊跃,来诣佛所,
十八亿人,都悉集聚。尔时世尊,随病投药,
为说妙法,宿缘所应,各得道迹,有得须陀洹、
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者,
有种辟支佛因缘者,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,各各欢喜,
奉行佛语。 佛告阿难:“今此园地,须达所买,
林树华果,祇陀所有,二人同心,共立精舍,
应当与号太子祇树给孤独园,名字流布,
传示后世。” 尔时阿难,及四部众,闻佛所说,
顶戴奉行。
(四九)大光明始发无上心品第四十二(丹本为四十七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。
尔时阿难,在林树间,静坐思惟,欻生此念:
“如来正觉,诸根具足,功德慧明,殊妙难量。
世尊先昔,本何因缘,
发此大乘无上之心?修习何事,而得如是胜妙之利?”作是念已,
即从禅起,往诣佛所,头面作礼,
前白佛言:“如诸世尊,于诸世间人天之中,
最尊最妙,功德慧明,巍巍无量。不审,世尊!
先昔以何因缘,发此大乘无上之心?” 佛告阿难:
“汝欲知者,善思念之。吾当为汝,具分别说。”
阿难白佛:“诺当善听!” 佛告阿难:“过去久远,
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此阎浮提,
有大国王,名摩诃波罗婆修,晋言大光明,
主五百小国。尔时大王,与诸群臣俱出游猎,
王所乘象,欲心炽盛,担王驰走,奔逐牸象,
渐逼大林,突入树间。象师白王:
‘捉树自立,足得全济。’王用其言,俱共持树。
象去之后,王心大怒,苦责象师,欲即杀之。
‘由卿调象不合制度,致使今者几危吾身。’
象师白王:‘调之如法,但今此象,为欲所惑,
欲心难调,非臣咎也,愿见宽恕。
却后三日,象必自还,观臣试之,万死不恨。’
即便停置。如期三日,象还诣宫。尔时象师,
烧七铁丸,令色正赤,逼象吞之,象不敢违,
吞尽即死。王意开解,及诸群臣,叹未曾有。
复问之曰:‘如此欲心,谁能调者?’
时有天神感悟象师,令答王曰:‘佛能调之。’王闻是语,
便发心言:‘如此胶固,难调伏法,唯佛能除。’
即自誓愿:‘愿求作佛。’精勤历劫,未曾休替,
至于今日,果获其报。”佛告阿难:
“欲知尔时大国王者,今我身是。” 尔时众会,闻佛所说,
咸发无上正真道意,欢喜踊跃,不能自胜,
顶受奉行。
(五○)勒那阇耶品第四十三(丹本为四十八)
如是我闻:
一时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卢陀僧伽蓝。尔时诸释,睹见世尊光明神变,
阐扬妙化,甚奇甚特,巍巍堂堂,无能及者。
又复叹美㤭陈如等:“宿有何庆?如来出世,
法鼓初震,最先得闻,甘露始降,而便蒙泽,
永离垢秽,心体玄要;城营村邑,群党相随,
异口同音,称赞无量?”时诸比丘,闻是语已,
往至佛所,头面礼足,前白佛言:
“今此国界人民之类,咸共集聚,异口同音,赞咏世尊,
若干德行,及与五人,宿有何庆,独先蒙度?”
佛告比丘:“非独今日先度五人,我于久远,
亦济此等,以身为船,救彼没溺,全其生命,
各得安隐,得至彼岸。吾今成佛,先拔济之。”
时诸比丘,即白佛言:“不审,世尊!先昔之时,
云何拔济,令各安隐?唯愿世尊!当为说之。”
佛告比丘:“若乐闻者,当为汝说。”皆曰:“唯然。”
佛告比丘:“过去久远,此阎浮提波罗国,
时彼国王,名梵摩达。尔时国中,有大萨薄,
名勒那阇耶,游出于外,到林树间,
见有一人,涕泣悲切,以索系树,入头在中,
欲自绞死,便前问之:‘汝何以尔?人身难得,
命复危脆,衰变无数,恒恐自至。’种种晓喻,
教令舍索。人报之曰:‘我之薄福,贫穷理极,
债负盈集,甚多难计。诸债主辈,竞见剥脱,
日夜催切,忧心不释。天地虽宽,无容身处,
今欲自没避离此苦。仁虽谏及,存不如死。’
尔时萨薄,即许之曰:‘卿但释索,
所负多少,悉代汝偿。’作是语已,彼人便休,
欢喜踊跃,感戴无量,随从萨薄,俱至市中,
宣令一切云欲偿债。时诸债主,竞共云集,
迎取所负,来者无限,空竭其财。财货已尽,
犹不毕债,妻子穷冻,乞自活。宗亲国邑,
悉共呵嫌:‘此是狂夫,自破家业。’ “当于是时,
有众贾客,劝进萨薄,欲共入海,即答之曰:
‘为萨薄法,当办船具;我今穷困,无所复有,
何缘得从?’众人报言:‘我等众人凡有五百,
开意出钱,用办船具。’闻是语已,即便许可。
众人许合,大获金宝。尔时萨薄,以三千两金,
千两办船,千两办粮,千两用俟船上所须,
馀故大有给活妻子。便于海边,施作大船,
船有七重,严办已讫,推著水中,以七大索,
击著岸边,击大金铃,宣令一切:
‘谁欲入海得大妙宝奇珍异物用无尽者,
今可云集共诣宝所。’复告之曰:
‘其谁不爱父母妻子阎浮提乐及身命者,乃可往耳。
所以然者,大海之中,艰险众多,回波暴风,
大鱼恶鬼,如是种种,不可具陈。’作是语已,
即断一索;日日如是,至第七日,断索都尽,
船即驰去。便于道中,卒遇暴风,破碎其船,
众人唤救,无所归依,
或有能得板樯浮囊以自度者,或有堕水溺死之者。中有五人,
共白萨薄:‘依汝来此,今当没死,危险垂至,
愿见救度。’萨薄答曰:‘吾闻大海,
不宿死尸。汝等今者,悉各捉我,我为汝故,
当自杀身,以济尔厄,誓求作佛。后成佛时,
当以无上正法之船,度汝生死大海之苦。’
作是语已,以刀自割。命断之后,海神起风,
吹至彼岸,得度大海,皆获安隐。”
佛告比丘:“欲知尔时勒那阇耶者,今我身是。
时五人者,拘邻等是。我于先世,
济彼人等生死之命;今得成佛,
令其五人皆最初得无漏正法,远离长流结使大海。” 尔时诸比丘,
皆共赞叹,如来大悲,深妙难量,咸勤克励,
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(五一)迦毗梨百头品第四十四(丹本为四十九)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摩竭国竹园之中。
尔时世尊与诸比丘,向毗舍离,到梨越河所。
是时河边,有五百牧牛人,五百捕鱼人。
其捕鱼者,作三种网,大小不同,小者二百人挽,
中者三百人挽,大者五百人挽。于时如来,
去河不远而坐止息,及诸比丘亦皆共坐。
时捕鱼人,网得一大鱼,五百人挽,不能使出;
复唤牧牛之众,合有千人,并力挽出,
得一大鱼,身有百头,若干种类,驴马骆驼、
虎狼猪狗、猿猴狐狸,如斯之属。众人甚怪,
竞集看之。是时世尊,告阿难曰:“彼有何事,
大众皆集?汝往试看。”阿难受教,即往看视。
见一大鱼,身有百头,还白世尊,如所见事。
世尊寻时,共诸比丘,往至鱼所,而问鱼言:
“汝是迦毗梨不?”答言:“实是。”郑重三问:“汝是迦毗梨不?”
答言:“实是。”复问:“教匠汝者,今在何处?”答言:
“堕阿鼻地狱中。”尔时阿难,及于大众,
不知其缘,白世尊曰:“今者何故,唤百头鱼,
为迦毗梨?唯愿垂愍!而见告示。” 佛告阿难:
“谛听谛听!当为汝说!昔迦叶佛时,有婆罗门,
生一男儿,字迦毗梨(晋言黄头),聪明博达,
于种类中,多闻第一,唯复不如诸沙门辈。
其父临终,殷勤约敕:
‘汝当慎莫与迦叶佛沙门讲论道理。所以者何?沙门智深,汝必不如。’
父没之后,其母问曰:‘汝本高朗,
今颇更有胜汝者不?’答言:‘沙门殊胜于我。’
母复问言:‘云何为胜?’答言:‘我有所疑,往问沙门,
其所演说,令人开解。彼若问我,
我不能答。以是之故,自知不如。’母复告言:
‘汝何以不往学习其法?’答言:
‘欲学其法当作沙门,我是白衣,何缘得学?’母复告曰:
‘伪作沙门,学习已达,还来在家。’奉其母教,
而作沙门。经少时间,读诵三藏,
综练义理,母问之曰:‘今得胜未?’答言:
‘学问中胜不如坐禅。何以知之?我问彼人,
悉能分别;彼人问我,我不能知。因是事故,
未与他等。’母复告曰:‘自今已往,若共谈论,
傥不如时,便可骂辱。’迦毗梨言:‘出家沙门,
无复过罪。云何骂之?’答言:‘但骂,卿当得胜。’
时迦毗梨不忍违母,后日更论,理若短屈,
即便骂言:‘汝等愚𫘤!无所识别,剧于畜生,
知晓何法?’诸百兽头,皆用比之,如是数数,
非一非二。缘是果报,今受鱼身,
而有百头。” 阿难问佛:“何时当得脱此鱼身?”
佛告阿难:“此贤劫中,千佛过去,犹故不脱。”
尔时阿难,及于众人,闻佛所说,怅然不乐,
悲伤交怀,咸共同声,而作是言:“身口意行,
不可不慎。” 时捕鱼人及牧牛人,
一时俱共合掌向佛,求索出家,净修梵行。佛即言可。
“善来比丘!”须发自落,法衣在体,便成沙门。
是时世尊!为说妙法,种种苦切,漏尽结解,
成阿罗汉,复为众会广说诸法,
分别四谛苦集灭道。有得初果乃至第四果,
有发大道意者,其数甚多。尔时四众闻佛所说,
欢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