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贤愚经卷六

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 译

(三一)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(丹本此品却在五卷为二十八)

如是我闻: 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。

尔时世尊,告贤者阿难:“其得四神足者,

能住寿一劫,吾四神足极能善修,

如来今者当寿几许?”如是至三: 于时阿难为魔所迷,

闻世尊教,默然不对。又告阿难:

“汝可起去静处思惟。”贤者阿难,从坐而起,往至林中。

阿难去后,时魔波旬来至佛所,白佛言:

“世尊处世教化已久,度人周讫,蒙脱生死,

数如恒沙,时年又老,可入涅槃。”于时世尊,

取地少土著于爪上,而告魔言:“地土为多,

爪上多耶?”魔答佛言:“地土极多,非爪上土。”

佛又告言:“所度众生,如爪上土,馀残未度,

如大地土。”又告魔言:“却后三月,当般涅槃。”

于时波旬,闻说是已欢喜而去。尔时阿难,

于林中坐,忽然眠睡,梦见大树普覆虚空,

枝叶蓊郁,花果茂盛,一切群萌,靡不蒙赖,

其树功德种种奇妙,不可称数。旋风卒起,

吹激其树,枝叶坏碎犹如微尘,

灭于力士所住之地,一切群生,莫不悲悼。阿难惊觉,

怖不自宁,又自思惟:“所梦树者,殊妙难量,

一切天下咸赖其恩,

何缘遇风碎坏如是?而今世尊,覆育一切犹如大树,

将无世尊欲般涅槃?”作是念已,甚用战惧,来至佛所,

为佛作礼,而白佛言:“我向所梦如斯之事,

将无世尊欲般涅槃?”佛告阿难:“如汝所言,

吾后三月,当般涅槃。我向问汝:

‘若有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,吾四神足极能善修,

如来今日能寿几何?’如是满三而汝不对。

汝去之后,魔来劝我当取涅槃,吾已许之。”

阿难闻此悲恸迷荒,闷恼惘塞不能自持,

其诸弟子,展转相语,各怀悲悼来至佛所。

尔时世尊,告于阿难及诸弟子:“一切无常,

谁得常存?我为汝等,应作已作,应说已说,

汝等但当勤精修集,何为忧戚?无补无行。”

时舍利弗闻于世尊当般涅槃,深怀叹感,

因而说曰:“如来涅槃,一何疾耶?世间眼灭,

永失恃怙。”又白佛言:

“我今不忍见于世尊而取灭度,今欲在前而入涅槃。唯愿世尊!

当见听许。”如是至三。世尊告曰:“宜知是时,

一切贤圣,皆常寂灭。”时舍利弗,得佛可已,

即整衣服长跪膝行,绕佛百匝,

来至佛前,以若干偈,赞叹佛已,

捉佛两足敬戴顶上,如是满三,合掌侍佛,困而言曰:

“我今最后,见于世尊。”叉手肃敬却行而去。

将沙弥均提,诣罗阅祇,至本生地。

到已即敕沙弥均提:“汝往入城,及至聚落,

告国王大臣旧故知识诸檀越辈,来共取别。”

尔时均提礼师足已,遍行宣告:“我和上舍利弗,

今来在此,欲般涅槃,诸欲见者宜可时往。”

尔时阿阇世王,及国豪贤檀越四辈,闻均提语,

皆怀惨悼异口同音,而说是言:“尊者舍利弗!

法之大将,众生之类之所亲仰。今般涅槃,

一何疾哉?”各自驰奔,来至其所,前为作礼,

问讯已竟,各共白言:“承闻尊者,

欲舍身命至于涅槃,我曹等类,失于恃怙。”时舍利弗,

告众人言:“一切无常,生者皆终,三界皆苦,

谁得安者?汝等宿庆,生值佛世,经法难闻,

人身难得,念勤福业,求度生死。”如是种种,

若干方便,广为诸人,随病投药。尔时众会,

闻其所说,有得初果乃至三果,

或有出家成阿罗汉者,复有誓心求佛道者,

闻说法已,作礼而去。 时舍利弗,于其后夜,

正身正意,系心在前入于初禅,

从初禅起入第二禅,从第二禅起,入第三禅,

从第三禅起,入第四禅。从第四禅起,入空处定,

从空处起,入于识处,从识处起,入不用处,

从不用处起,入非有想非无想处,

从非有想非无想处起,入灭尽定,从灭尽定起,

而般涅槃。时天帝释,知舍利弗已取灭度,

与多天众百千眷属,

各赍花香供养之具来至其所,侧塞虚空,咸各悲叫,泪如盛雨,

普散诸花,积至于膝,复各言曰:“尊者智慧,

深若巨海,捷辩应机,音若涌泉,

戒定慧具法大将军,当逐如来广转法轮,其取涅槃,

何其速哉?”城聚内外,闻舍利弗已取灭度,

悉赍酥油香花供具,驰走悉集,

悲哀痛恋不能自胜,各持香花,而用供养。

时天帝释,敕毗首羯磨,合集众宝,庄严高车,

安舍利弗在高车上,诸天龙鬼、国王臣民,

侍送号啕,至平博地。时天帝释,敕诸夜叉:

“往大海边,取牛头栴檀。”夜叉受教,

寻取来还,积为大[卄/积],安身在上,酥油以灌,

放火耶旬,作礼供养,各自还去。 火灭之后,

沙弥均提,收师舍利,盛着钵中,摄其三衣,

担至佛所,为佛作礼,长跪白佛:

“我和上舍利弗,已般涅槃,此是舍利此是衣钵。”

时贤者阿难,闻说是语,悲悼愦闷,益增感切,

而白佛言:“今此尊者,法大将军,已取涅槃,

我何凭怙?”佛告之曰:“此舍利弗,虽复灭度,

其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,如是法身,

亦不灭也。又舍利弗!不但今日,

不忍见我取般涅槃,而先灭度;过去世时,

亦不堪忍见于我死,而先我前死。”贤者阿难,合掌白佛:“不审,

世尊!往昔先前取死,其事云何?愿为解说。”

佛告阿难:“过去久远,

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此阎浮提,有一大国王,

名旃陀婆罗脾(晋言月光),统阎浮提八万四千国,

六万山川,八十亿聚落。王有二万夫人婇女,

其第一夫人,名须摩檀(晋言花施);一万大臣,

其第一者,名摩旃陀(晋言大月)。王有五百太子,

其最大者太子,名曰尸罗跋陀(晋言戒贤)。王所住城,

名跋陀耆婆(晋言贤寿),其城纵广,四百由旬,

金银琉璃颇梨所成,四边凡有百二十门,

街陌里巷,齐整相当。又其国中,有四行树,

亦金银琉璃颇梨所成,或金枝银叶,

或银枝金叶,或琉璃枝颇梨叶,或颇梨枝琉璃叶。

有诸宝池,亦金银琉璃颇梨所成,其池底沙,

亦是四宝。其王内宫,周四十里,

纯以金银琉璃颇梨。其国丰润,人民快乐,珍奇异妙,

不可称数。尔时其王,坐于正殿,忽生此念:

‘夫人处世,尊荣豪贵,天下敬瞻,发言无违,

珍妙五欲,应意而至,斯之果报,

皆由积德修福所致。譬如农夫由春广种秋夏丰收,

春时复到,若不勤种,

秋夏何望?吾今如是由先修福,今获妙果,今复不种,后亦无望。’

作是念已,告诸群臣:

‘今我欲出珍宝妙藏置诸城门,及著市中,设大檀施,

随其众生一切所须,尽给与之。’

并复告下八万四千诸小国土:‘悉令开藏给施一切。’众臣曰:‘善!

敬如王教。’即竖金幢,击于金鼓,广布宣令,

腾王慈诏,远近内外,咸令闻知。

于时国中,沙门婆罗门、贫穷孤老,有乏短者,

强弱相扶,云趋雨集,须衣与衣,须食与食,

金银宝物、随病医药,一切所须,称意与之。

阎浮提内一切臣民,蒙王恩泽,快乐无极,

歌颂赞叹,盈于衢路,善名遐宣,流布四方,

无不钦仰,慕王恩化。 “于时边表,

有一小国,其王名曰毗摩斯那。

闻月光王美称高大,心怀嫉妒,寝不安席,即自思惟:

‘月光不除,我名不出。当设方便请诸道士,

慕求诸人,用办斯事。’思惟是已,

即敕请唤国内梵志,供设肴膳百味饮食,恭敬奉事,

不失其意。经三月已,告诸梵志:‘我今有忧,

缠绵我心,夙夜反侧,何方能释?汝曹道士,

是我所奉,当思方便佐我除雪。’

诸婆罗门共白王言:‘王有何忧?当见示语。’

王即言曰:‘彼月光王,名德远着,四远承风,

但我独卑陋,无此美称;情志所愿,欲得除之。

作何方便能办此事?’诸婆罗门闻说是语,

各自言曰:‘彼月光王,慈恩惠泽,润及一切,

悲济穷厄,如民父母。

我等何心从此恶谋?宁自杀身,不能为此。’即各罢散,不顾供养。

时毗摩斯那益增愁愦,即出广募周遍宣令:

‘谁能为我得月光王头,共分国半治,

以女妻之。’尔时山胁有婆罗门,名曰劳度差,

闻王宣令来应王募。王甚欢喜,重语之言:

‘苟能成办,不违信誓。若能去者,当以何日?’

婆罗门曰:‘办我行道粮食所须,

却后七日便当发引。’时婆罗门作咒自护,七日已满,

便来辞王,王给所须,进路而去。

“时月光王国豫有种种变怪兴现,地处处裂曳电星落、

阴雾昼昏雷电霹雳,诸飞鸟辈于虚空中,

悲鸣感切自拔羽翼,虎豹豺狼禽兽之属,

自投自掷跳踉鸣叫。八万四千诸小国王,

皆梦大王金幢卒折、金鼓卒裂。大月大臣,

梦提为鬼夺王金冠,各怀愁忧,

不能自宁。时城门神,知婆罗门欲乞王头,

亦用愦愦遮不听入。时婆罗门,

绕城门数匝不能得前,首陀会天知月光王,以此头施,

于檀得满,便于梦中而语王言:‘汝誓布施,

不逆众心,乞者在门,无由得前,

欲为施主,事所不然。’王觉愕然,即敕大月大臣:

‘汝往诸门,敕勿遮人。’

大月大臣往到城门,时城门神,即自现形白大月言:

‘有婆罗门从他国来,怀挟恶心欲乞王头,

是以不听。’大臣答言:‘若有此事,是为大灾。

然王有教,理不得违,当奈之何?’时城门神,

便休不遮。大月大臣即自思惟:

‘若此婆罗门,必乞王头,当作七宝头,各五百枚,

用贸易之。’即敕令作。时婆罗门径至殿前,

高声唱言:‘我在遐方,闻王功德,一切布施,

不逆人意,故涉远来,欲有所得。’王闻欢喜,

迎为作礼问讯:‘行道不疲极耶?随汝所愿,

国城妻子,珍宝车乘,辇舆象马,

七宝奴婢仆使,所有欲得皆当与之。’婆罗门言:

‘一切外物,虽用布施,福德之报,未为弘广;

身肉布施,其福乃妙。我故远来,欲得王头。

若不辜逆,当见施与。’王闻是语,踊跃无量。

婆罗门言:‘若施我头,何时当与?’

王言却后七日当与汝头。尔时大月大臣,担七宝头,

来用晓谢,腹拍其前,语婆罗门言:

‘此王头者,骨肉血合,不净之物,

何用索此?今持尔所七宝之头,以用贸易。汝可取之,

转易足得终身之富。’婆罗门言:‘我不用此,

欲得王头,合我所志。’时大月大臣,

种种谏晓永不回转,即时愤感,心裂七分,死于王前。

“于时其王,敕语臣下,乘八千里象,

遍告诸国言:‘月光王却后七日,

当持其头施婆罗门。若欲来者,速时驰诣。’

尔时八万四千诸王,络绎而至,咸见大王,腹拍王前,

‘阎浮提人,赖王恩泽,各得丰乐,欢娱无患。

云何一旦为一人故,永舍众庶,

更不矜怜?唯愿垂愍!莫以头施。’一万大臣,皆身投地,

腹拍王前,‘唯见哀愍矜恤我等,莫以头施,

永见捐弃。’二万夫人亦身投地,仰白王言:

‘莫见忘舍,唯垂阴覆。若以头施,我等何怙?’

五百太子,啼哭王前:‘我等孤幼,

当何所归?愿见愍念,莫以头施。长养我等,

得及人伦。’于是大王,告诸臣民夫人大子:

‘计我从本受身已来,涉历生死由来长久,

若在地狱,一日之中,生而辄死,弃身无数,

经历灰河、铁床、沸屎、火车、炭坑及馀地狱。

如是等身,烧刺煮炙,弃而复弃,永无福报。

若在畜生,更相食啖,或人所杀,身供众口,

破坏消烂,亦复无数,空弃此身,亦无福报。

或堕饿鬼,火从身出,或为飞轮,来截其头,

断而复生,如是无数,如是杀身,亦无福报。

若生人间,诤于财色,瞋目怒盛,共相杀害,

或兴军对阵,更相斫截,如是杀身,亦复无数。

为贪恚痴,恒杀多身,

未曾为福而舍此命。今我此身,种种不净,会当捐舍,

不能得久。舍此危脆秽恶之头,用贸大利,

何得不与?我持此头,施婆罗门,持是功德,

誓求佛道。若成佛道功德满具,

当以方便度汝等苦。今我施心,垂欲成满,

慎莫遮我无上道意。’一切诸王臣民夫人太子,

闻王语已,默然无言。 “尔时大王,语婆罗门:

‘欲取头者,今正是时。’婆罗门言:‘今王臣民大众围绕,

我独一身,力势单弱,不堪此中而斫王头,

欲与我者,当至后园。’尔时大王,

告诸小王太子臣民:‘汝等若苟爱敬我者,

慎勿伤害此婆罗门。’作此语已,

共婆罗门入于后园。时婆罗门又语王言:

‘汝身盛壮力士之力,若遭斫痛,傥复还悔。取汝头发,

坚系在树,尔乃然后,能斫取耳。’时王用语,

求一壮树,枝叶郁茂,坚固欲系,向树长跪,

以发系树,语婆罗门:‘汝斫我头,堕我手中,

然后于我手中取去。今我以头施汝,

持是功德,不求魔梵及天帝释转轮圣王三界之乐,

用求无上正真之道,誓济群生,至涅槃乐。’

时婆罗门,举手欲斫,树神见此,

甚大懊恼,‘如此之人,云何欲杀?’

即以手搏婆罗门耳,其项反向,手脚缭戾,失刀在地,

不能动摇。尔时大王即语树神:‘我过去已来,

于此树下,曾以九百九十九头,以用布施。

今施此头,便当满千,舍此头已,檀便满具。

汝莫遮我无上道心。’尔时树神闻王是语,

还使婆罗门平复如故。时婆罗门,便从地起,

还更取刀,便斫王头,头堕手中。

“尔时天地,六反震动,诸天宫殿,摇动不安,

各怀恐怖,怪其所以。寻见菩萨,为一切故,

舍头布施,皆悉来下,感其奇特,悲泪如雨,

因共赞言:‘月光大王,以头布施,于檀波罗蜜,

今便得满。’是时音声,普遍天下。

彼毗摩羡王闻此语已,喜踊惊愕,心擗裂死。时婆罗门,

担王头去,诸王臣民夫人太子,

已见王头自投于地,同声悲叫,绝而复苏;

或有悲结吐血死者,或有愕住无所识者,

或自剪拔其头发者,或复攫裂其衣裳者,

或有两手攫坏面者,啼哭纵横,宛转于地。时婆罗门,

嫌王头臭,即便掷地,脚蹋而去。或复有人,

语婆罗门:‘汝之酷毒,剧甚乃尔,既不中用,

何乃索之?’于时婆罗门,进道而去,

人见便责,无给食者,饥饿委悴,困苦极理。

道中有人,因问消息,知毗摩羡王,已复命终,

失于所望,懊恼愦愦,心裂七分,吐血而死。

毗摩羡王及劳度差,命终皆堕阿鼻泥犁。

其馀臣民,思念王恩,感结死者,皆得生天。

“如是阿难!欲知尔时月光王者,今我身是。

毗摩羡王,今波旬是。时劳度差婆罗门者,

今调达是。时树神者,今目连是。

时大月大臣者,今舍利弗是。当于尔时,不忍见我死,

而先我前死;乃至今日,

不忍见我入于涅槃,而先灭度。” 佛说是已,贤者阿难,

及诸弟子,闻佛所说,悲喜交集,异口同音,

咸共嗟叹,如来功德奇特之行。咸共专修,

有得四道果者,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,

皆大欢喜,敬戴奉行。

贤愚经卷第六

(三二)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二十七

如是我闻:

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世尊,大众围绕,而为说法,

城中人民,乐听法者,往至佛所,前后相次。

时城中有盲婆罗门,坐街道边,

闻多人众行步驶疾,即问行人:“此多人众,欲何所至?”

行人答曰:“汝不知耶?如来出世,此难值遇,

今在此国,敷演道化。我等欲往听其说法。”

此婆罗门,而有一术,众生之中,有八种声,

悉能别识,知其相禄。何谓八种?一曰乌声,

二曰三尺乌声,三曰破声,四曰雁声,五曰鼓声,

六曰雷声,七曰金铃声,八曰梵声。

其乌声者,其人受性,不识恩养,志不廉洁。

三尺乌声者,受性凶暴,乐为伤害,少于慈顺。

其破声者,男作女声,女作男声,

其人薄德贫穷下贱。其雁声者,志性剿了,多于亲友,

将接四远。其鼓声者,言辞辩捷,解释道理,

必为国师。其雷声者,智慧深远,散析法性,

任化天下。金铃声者,巨富饶财,

其人必积千亿两金。其梵声者,福德弥高,若在家者,

作转轮圣王,出家学道,必得成佛。时婆罗门,

语行路人:“我能识别人之语声,若实是佛,

当有梵音,汝可将我往至其所,当试听之,

审是佛不?”时行路人,因牵将往,渐近佛所。

闻佛说法,梵音具足,深远流畅,欢喜踊跃,

两目得开,便得见佛,紫磨金色,三十二相,

明朗如日,即时礼佛,喜庆无量。佛为说法,

志心听受,即破二十亿恶,得须陀洹,已得慧眼,

便求出家。佛言:“善来!”便成沙门。佛重方便,

广为说法,即复寻得阿罗汉果。一切众会,

莫不奇怪。 贤者阿难,从座而起,长跪叉手,

而白佛言:“世尊出世,实多饶益,拔济盲冥,

恩难称极。此婆罗门,一时之中,肉眼既开,

慧眼清净。佛于此人,恩何隆厚?”

佛告阿难:“吾与其眼,不但今日,过去世时,

亦复与眼。” 阿难重白:“不审,世尊!过去与眼,

其事云何?唯愿垂哀,具为解说。” 佛告阿难:

“过去久远,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

此阎浮提,有一大城,名富迦罗拔。时有国王,

名须提罗(此言快目),所以名之为快目者,其目明净,

清妙无比,彻睹墙壁,视四十里,

以是故立字号曰快目。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,

六万山川,八十亿聚落。王有二万夫人婇女,

一万大臣,五百太子,其第一太子,

名尸罗拔陀提(此言戒贤)。王有慈悲,愍念一切,

养育民物,犹如慈父,化导以善,民从其度,

风时雨顺,四气和适,其国丰乐,群生蒙赖。

尔时其王,退自思惟:‘我因宿福,今为人主,

财宝五欲,富有四海,发言化下,如风靡草。

今世会用,更无绍续,恐我来世,穷苦是分。

譬如耕夫,春日多种,秋夏收入,所得必广,

复遭春时,若当懒惰,

来秋于谷何望?是以我今于诸福田,及时广种,不宜懈怠。’即告群臣:

‘出我库藏金银珍宝衣被饮食所须之具,

著诸城门,及积市中,遍行宣令,一切人民,

有所乏者,皆悉来取。’并复告下八万四千国,

亦令开藏施给一切。时诸群臣,奉受王教,

即竖金幢,击大金鼓,誊王慈教,

遍阎浮提。阎浮提人,沙门婆罗门、孤贫困厄、

年老疾病,有所欲得,称意而与。一切人情,

赖王慈泽,安快自娱,无复忧虑,歌颂赞叹,

皆称王德。 “尔时边裔,有一小国,

其王名曰波罗陀跋弥,恃远傲慢,不宾王化,又其治政,

五事无度,受性仓卒,少于思虑,

耽荒色欲,不理国政,国有忠贤,不往咨禀,

边境之土,役使烦倍,商贾到国,税夺过常。

彼王有臣,名劳陀达,聪明智略,明识道理,

睹其违度,前谏王曰:‘王有五事,不能安国,

必招祸患,恐是不久;傥不忌讳,听臣说之。’王曰:

‘便道。’寻长跪白王:‘受性仓卒,少于思虑,

事大不当,必致后悔。王耽荒色欲,

不理国事外有枉滞,理情无处。国有忠贤,

不往咨禀,则不防虑未然之事。边土之民,

役调烦剧,则思违背宾属他国。商贾税夺,

违于常度,恶惮行来,宝货猛贵。

有此五事亡国之兆,愿王易操,与民更始。须提罗王,

恩慈广普,阎浮提人,咸蒙慧泽;我曹此国,

独不恭顺,幽遐之民,不蒙其润。愿王降意,

还相承奉,便可子孙食禄长久。’波罗陀跋弥,

闻此臣语,心恚作色,不从其言。臣劳陀达,

益生瞋愦,能自心念:‘我见王治政,匡化不周,

表贡忠诚,望相扶辅,反更怒盛,

不从我言。言既不用,傥复见杀,当就除之,

为民去患。’谋未及就,事已发露,王合兵众,

欲往诛讨。时劳陀达,知王欲收,即便乘疾马,

逃走而去,兵众寻逐。彼劳陀达,素善射术,

又知人身着射应死处凡有十八,兵众虽逮,

不敢能近,迳得彻到富迦罗拔国。见快目王,

拜问讯讫,共王谈对,事事得理,王即善之,

立为大臣。渐得亲近,具以来事,以用启闻。

王闻是已,问群臣言:‘彼之国土,不属我耶?’

群臣答曰:‘悉属大王,但恃遐远,不来宾附。’

劳陀达言:‘彼波罗陀跋弥,顽嚚凶暗,

纵逸荒迷,不识礼度,凭远守谬,不承王命;

彼民恶厌,视之如怨,与臣兵马,自往降伏。’

王闻其语,即然可之。告下诸国,选择兵众,

克日都集,往彼波罗陀跋弥王国。

“尔时波罗陀跋弥比国之王,遣人语之:‘阎浮提内,

都敕发兵,当集汝国;汝快晏然而安坐耶?’

波罗陀跋弥闻是消息,愁闷迷愦,莫知所如,

著垢黑衣,坐黑暗所。有辅相婆罗门,

来至其所,问其意故:‘王有何忧?愿见示语。’

波罗陀跋弥王曰:‘卿不闻乎?前劳陀达,

逃突至彼快目王边,因相发起,

令快目王悉发八万四千诸国兵众,欲来攻我。若当来者,

便灭我国。’其辅相曰:‘当令群臣试共议之。’

即合共议,各各异计,共辅相言:‘我闻快目王,

自誓布施,唯除父母,不以施耳,其馀一切,

不逆来意。今此国中,有盲婆罗门,

当劝勉之往乞王眼,若能得者,军兵足却。’

王闻是语,即然可之,寻遣辅相,往求晓之。

辅相即时,遣人往唤,寻使来而告之曰:‘今有国事,

欲相劳苦,愿垂留意,共相佐办。’

婆罗门言:‘我今盲冥,竟何所能而相佐办?’

辅相又曰:‘须提罗王,欲合兵众来伐我国,

若当来者,我等强壮,虽能逃避,犹忧残戮,

况汝无目,能得脱耶?彼王有誓:“一切布施,

随人所须,不逆人意。”往从乞眼,庶必得之。

若得其眼,兵众可息。此事苟办,当重募汝。’

婆罗门言:‘今我无见,此事云何?’王重劝勉:

‘我当遣人将护汝往。’即给道粮行道所须,

引路而去。 “时快目王国,种种灾怪悉皆兴现。

空中崩声,曳电星落,阴雾霹雳,地处处裂,

飞鸟之类,悲鸣感切,挫戾其身,自拔羽翼,

虎狼师子走兽之属,鸣吼人间,宛转于地。

国王臣民,怪其所以。时婆罗门,渐到大城,

径至殿前,高声唱言:‘我在他国,承王名德,

一切布施,不逆人意,故涉远来,欲望乞[曷-曰]。’

王闻是语,即下问讯:‘步涉遐道,

得无疲倦?若欲所得,一切所须,国土珍宝,车马辇舆,

衣被饮食,随病医药,一切所须,皆当给与。’

婆罗门言:‘外物布施,福德不妙,内身布施,

果报乃大。我久失眼,长夜处冥,承闻大王,

故发意来,欲乞王眼。’王闻欢喜,语婆罗门:

‘若欲得眼,我当相与。’婆罗门言:‘欲与我者,

何时能与?’王语之曰:‘却后七日,便当与汝。’

王即宣下八万四千小国:‘须提罗王,

却后七日,当剜其目施婆罗门。诸欲来者,

悉皆时集。’诸王人民闻斯令已,

普来奔诣于大王所。八万四千诸王臣民,以身投地,

腹拍王前,啼泪交流,而白王言:‘我之等类,

阎浮提人,蒙赖大王,以为荫覆。

若当剜眼施婆罗门,一切人民,当何恃怙?唯愿回意,

勿为一人而舍一切。’一万大臣亦皆投地,

仰白王言:‘何不哀愍怜我曹等?为一人意,

舍弃我等。唯愿回意,莫与其眼。’二万夫人,

头脑打地,腹拍王前,亦皆求请:‘唯愿大王!

回意易志,莫以眼施,安慰我等。’五百太子,

涕哭王前:‘唯愿天父!当具矜怜莫以眼施,

抚养我等。’时戒贤太子,重白王言:‘愿剜我眼,

以代父王。所以然者?我虽身死,国无损益;

大王无眼,海内靡恃。’时快目王,

告诸王臣夫人太子:‘我受身来,生死长久,设积身骨,

高于须弥;斩刺之血,倍于四海;而饮母乳,

过四大江;别离悲泪,多于四海。地狱之中,

破坏之身,烧煮斫刺,弃眼无数。饿鬼之中,

受若干形,火从身出,还自焦然,如是破坏,

眼亦无数。畜生之中,更相食啖,种种死伤,

复不可计。人间受身,寿多中夭,或争色欲,

还相图谋,共相伤杀,死非一彻。如是破散,

无央数眼,正使生天,命亦不久。计本以来,

亦受多形,于此三界,回波五道,

为贪恚痴,碎身尘数,未曾给施用求佛道。

如此臭眼,危脆之物,如是不久,自当烂坏;

今得用施,不应不与。今持此眼,

以用布施求佛无上一切智眼。若我愿成,当与汝等,

清净慧眼。汝莫遮我无上道意。’其在会者,

默然无言。正语左右:‘可挑我眼。’左右诸臣,

咸各言曰:‘宁破我身,犹如芥子,

不能举手向大王眼。’王语诸臣:

‘汝等推觅其色正黑谛下视者,便召将来。’诸臣求得,将来与王。

王即授刀,敕语令剜。剜得一眼,著王掌中,

王便立誓:‘我以此眼,以用布施,誓求佛道。

若审当得成佛道者,此婆罗门,得我此眼,

即当用视。’作是誓已,王即以眼,

安婆罗门眼匡之中,寻得用见,得视王身及馀众会,

欢喜踊跃,不能自胜,即白王言:‘得王一眼,

足我用视,愿留一眼,王自用看。’王复答言:

‘我已言决,许与两眼,不应违言。’便更剜一眼,

复著掌中,重复立誓:‘我持眼施,

用求佛道。审能成佛,至诚不虚,此婆罗门,

得于我眼,便当用视。’复安一眼,寻得用视。

当尔之时,天地震动,诸天宫殿,皆亦动摇,

时诸天人,愕然惊惧,寻见菩萨剜目布施,

咸皆飞来,侧塞虚空,散诸华香而用供养,赞言:

‘善哉!大王所作,甚奇甚特!’天帝前问:

‘实为奇特!能作是事,欲求何报?’王答言曰:

‘不求魔梵四王帝释转轮圣王三界之乐,

以此功德,誓求佛道,度脱众生,至涅槃乐。’

天帝复问:‘汝今剜眼,苦痛如是,

颇有悔退瞋恚不耶?’王言不悔,亦不瞋恨。天帝复言:

‘我今观汝,血出流离,形体战掉,言不悔恨,

此事难信。’王即自誓:‘我剜眼施,无悔恨意,

用求佛道,会当得成。审不虚者,

令我两眼平复如故。’王誓已讫,两眼平完,明净彻视,

倍胜于前。诸天人民,一切大会,称庆喜踊,

不能自胜。王语婆罗门:‘今与汝眼,令汝得视,

后成佛时,复当令汝得慧眼见。’将婆罗门,

入宝藏中,恣取一担,发遣去。还到本国,

波罗陀跋弥,自出迎之,已见先问:‘得眼不耶?’答言:

‘得眼,我今用视。’复问言曰:‘彼王今者,

为存为亡?’答言:‘诸天来下,寻即誓愿,眼还平复,

眼好于前。’波罗陀跋弥,以闻此语,

恼闷愤结,心裂而死。” 佛告阿难:

“欲知尔时须提罗王,今我身是。波罗陀跋弥,今调达是。

时乞我眼婆罗门者,今此会中,

盲婆罗门得道者是。先世之时,我与其眼,乃至今日,

由见我故,既得肉眼,复得慧眼。我为汝曹,

世世苦行,积功累德,今日致佛,

汝等应当勤求出要。” 佛说是语,时诸在会者,感念佛恩,

内身克厉,有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

阿罗汉者,有发无上道意者。贤者阿难,

及诸会者,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(三三)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二十八

如是我闻:

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毗舍离国,有五百盲人,

乞[曷-曰]自活,时闻人言:“如来出世,甚奇甚特,

其有众生睹见之者,癃残百病,皆蒙除愈,

盲视聋听,哑语偻伸,拘躄手足,狂乱得正,

贫施衣食,愁忧苦厄,悉能解免。”

时诸盲人闻此语已,还共议言:“我曹罪积,苦毒特兼,

若当遇佛,必见救济。”便问人言:“世尊今者,

为在何国?”人报之曰:“在舍卫国。”闻此语已,

共于路侧,卑言求哀:“谁有慈悲,

愍我等者?愿见将导,到舍卫国,至于佛所!”唤倩经时,

无有应者。时五百人,复共议曰:“空手倩人,

人无应者,今共行乞,人各令得金钱一枚,

以用雇人,足得达彼。”各各行乞,经于数时,

人获一钱,凡有五百,合钱已竟,左右唤人:

“谁将我等,到舍卫者,金钱五百,雇其劳苦。”

时有一人,来共相可,相可已定,以钱与之。

敕诸盲人,展转相牵,自在前导,将至摩竭国,

弃诸盲人,置于泽中。是时盲人,不知所在,

为是何国?互相捉手,经行他田,伤破苗谷。

时有长者,值来行田,见五百人,践蹋苗稼,

伤坏甚多,瞋愤怒盛,敕与痛手。乞儿求哀,

具宣上事,长者愍之,令一使人将诣舍卫。

适达彼国,又闻世尊,已复来向,摩竭提国。

是时使人,复还将来向摩竭国。时诸盲人,

钦仰于佛,系心欲见,肉眼虽闭,心眼已睹,

欢喜发中,不觉疲劳。已至摩竭,复闻世尊,

已还舍卫。如是追逐,凡经七返。

尔时如来观诸盲人,善根已熟,敬信纯固,于舍卫国,

便住待之。使将盲人,渐到佛所。佛光触身,

惊喜无量,即时两目,即得开明,乃见如来,

四众围绕,身色晃昱,如紫金山,感戴殊泽,

喜不自胜。前诣佛所,五体投地,为佛作礼,

作礼毕讫,异口同音,共白佛言:“唯愿垂矜,

听在道次。”时佛告白:“善来比丘!”须发自堕,

法衣在身,重为说法,得阿罗汉。 尔时阿难,

见诸盲人,肉眼明净,又尽诸漏,成阿罗汉,

长跪合掌,前白佛言:“世尊出世,实复奇特,

所为善事,不可思议。又此诸盲人,

特蒙殊泽,肉眼既明,复获慧眼,世尊出世,

正为此等。” 佛告阿难:“我非但今日,除其冥暗,

乃往久远,无量劫时,亦为此等除大黑暗。”

阿难白佛:“不审,世尊!过去世中,为此除暗,

其事云何?” 佛告阿难:“乃昔久远,

无量无数阿僧祇劫,此阎浮提,五百贾客,共行旷野,

经由崄路,大山谷中,极为黑暗。时诸商人,

迷闷愁忧,恐失财物,此处多贼,而复怖畏,

咸共同心,向于天地日月山海一切神祇,

啼哭求哀。时萨薄主,愍诸商客迷闷之苦,

便告言曰:‘汝等莫怖!各自安意,

吾当为汝作大照明。’是时萨簿,即以白[叠*毛],自缠两臂,

酥油灌之,然用当炬,将诸商人,经于七日,

乃越此暗。时诸贾客感戴其恩,慈敬无量,

各获安隐,喜不自胜。”佛告阿难:“尔时萨薄,

岂异人乎?我身是也。我从昔来,国城妻子,

及以肉血,恒施众生,以是之故,今致特尊。

尔时五百诸贾客者,

岂异人乎?今此五百比丘是也。过去世时,以生死力,施其光明,

今得成佛,亦施无漏慧眼。” 尔时众会,

闻佛所说,有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,

有种辟支佛善根,或发无上道意度者甚多。

慧命阿难,及诸众会,闻佛所说,

欢喜奉行。

(三四)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

如是我闻:

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放钵国,有一长者,名昙摩羡(此言法军),

于彼国中,巨富第一。时长者妻,

生一男儿,值出军征伐馀国,因字其儿,

号曰羡那(此言军也);后复生儿,值王出军征讨得胜,

复字其儿比耆陀羡那(此言胜军)。二子长大,

各为娶妻。尔时长者,遇疾困笃,数召诸医,

瞻养其病,看视医师,甘膳尽供。医贪利养,

欲遣残病,逆怀奸诈,更与馀药,使病不瘥。

时有一婢,供养长者,饮食汤药,恒知时宜,

白长者言:“从今以去,此诸医师,不足更唤,

恶意相误,病更不瘥。今我自当,如前法度,

随病所须,更莫唤医。”婢便看养,长者得瘥。

于是其婢,白长者言:“大家!我看大家,

瞻视供养,病得除瘥,唯当垂愍赐我一愿。”

长者告曰:“卿求何等?”时婢便言:

“欲得大家与我共通,若不见违当从我志。”长者不逆,

即遂其愿。交通已竟,便觉有身。时婢怀妊,

十月已满,生一男儿,其愿满足,故因字其儿,

名富那奇(此言满愿)。端正福德,宜于钱财,善能估贩,

种种治生,倍获盈利,所至到处,

无有不吉。虽复禀受长者遗体,才艺智量,

出过人表,然是厮贱婢使所生,不及儿次,

名在奴例。 尔时长者,复婴痼疾,困笃著床,

将死不久,遗言殷勤,告其二子:“吾设没后,

慎勿分居。”长者被病,虽服医药,不能救济,

奄致命终。尔时二子,承用父教,共居一处,

经历年戴。值时有缘,欲至他国贾作治生,

各以家居妇儿,付嘱富那奇:

“为我看视斯等大小,及家馀事。”悉用相累,正尔别去。

于时富那奇,即受其教,营理家事。时二兄子,

数往其所,求索饮食及馀所须,时富那奇,

称给其意,随其所求,买索与之。

卒值一日无钱持行,胜军小儿白富那奇:“我今饥渴,

与我饮食。”手中无钱,索食叵得。小儿瞋恚,

往语其母:“今富那奇,怀情不普,见伯父儿,

随意给称,我从索食,独不见与。”

母闻儿言恨心便生,云此婢子,敢怀偏心。胜军还家,

其妇及儿忿心未息,具以上事,向胜军说。

胜军闻之倍怀愤怒:“此婢子奴,敢违我教,

薄贱我儿,吾当杀之。”怀情已定,求兄分居。

兄敬父敕,即时不可。胜军懊恼,数求不止。

兄见意盛,察其所规,知弟怀恚,意不得已,

即可其言:“听各分居,弟以家财,一切所有,

养生园宅,用作一分,以富那奇,用作一分,

以此二分,恣兄取之。”谓兄取财,规自取富那奇,

而欲杀之。兄知胜军心害富那奇,

慈心怜愍,取富那奇,空将妻子,单罄来出,

依馀家住。 时富那奇,问其嫂曰:“与我少钱,

欲用买薪。”兄嫂答曰:“唯有五钱。”即解用与。

时富那奇,持此五钱,诣市买薪,

见一束薪卖索五钱,时富那奇,即买其薪,雇以五钱。

寻见牛头栴檀香木在薪束中,意甚欢喜,

持薪归家,取此香木,分为十段。

值王夫人热病之极,当须牛头栴檀香木,

摩以涂身以除其病,举国推觅求之叵得,即令国内:

“谁有香木一两,当与黄金千两。”时富那奇,

往应王募,持一小段,用奉王家;王如本令,

偿千两金。如是展转,十段香木,悉皆售尽,

得金万两。因用起居,园田舍宅,象马车乘,

奴婢畜生,家业于是,丰富具足,过逾于前,

合居数倍。 尔时复有五百贾客,相与结要,

欲入大海,唤富那奇,共为伴侣。富那白兄:

“求共采宝。”兄即听之,给其所须。及伴往至大海,

如意取宝,自重而还。来至中道崄难之处,

众人咸见阎浮提内有三日现,怪问导师:

“今三日出,是何端应?”导师答言:“汝等当知!

一是正日,二是鱼眼。”其间白者,

“此是鱼齿,今水所投,黑冥之处,是鱼口也,

最为可畏。我等今者,无复活路,临至鱼口,

定计垂死。”有一贤者,敬信佛道,告语众贾:

“唯当虔心称南无佛。三界德大,无过佛者,

救厄赴急,矜济一切,最能覆护苦厄众生。

唯佛神圣!愿救危险,济此诸人,毫牦之命。”

时摩竭鱼,闻称佛名,即还闭口,沈窜海底,

众贾于是,安隐还国。时富那奇,取大金案,

以诸妙宝摩尼珠等,庄累积满,奉兄羡那,

长跪仰望,白大兄言:“我已为兄,积畜财宝,

舍宅所有一切具足,子孙七世,食用不尽,

唯愿大兄!听我出家。”羡那答曰:“吾不相违,

但卿少年,未达人伦,佛法要重,持之甚难,

比更数年,乃可遂意。”富那奇曰:“大兄当知!

人命无常,斯须难保。前在大海,值摩竭鱼,

吸船趣口,命危垂死;蒙佛神恩,得济馀命。

唯念垂许,听在道次。”兄即听之。 时富那奇,

与其五百采宝之众,咸以信心至舍卫国,

到于佛所,礼敬问讯,因具白佛,求索出家。

佛即许可,听使入道。赞言:“善来!”便成沙门。

佛为种种,苦切说法,五百比丘,心意开解,

尽诸苦际,成阿罗汉。唯富那奇,结使深重,

佛为说法,未能畅达,精诚困笃,始入初果,

勤精修习,无有休懈。时诸比丘,安居日近,

佛听各各随意安居。时富那奇,往白佛言:

“弟子欲往至放钵国安居三月,唯愿见听。”

于时世尊,告富那奇:“彼国人恶,信邪倒见,

汝今初学,于佛法中,未能具足佛法圣行,

设为彼人见毁辱者,当奈之何?”富那奇曰:

“设令被人极理毁辱,但莫见害。”世尊又告:

“彼人极恶,设被害时,当复云何?”富那奇曰:

“世尊当知!正使彼人毁辱加害,莫断我命,

犹戢其恩。”佛又告曰:“汝往至彼,忽遭恶人,

残害汝命,无益于汝,当如之何?”富那奇言:

“世尊当知!一切万物,有形归无。彼若杀我,

分受其死。”于时世尊告富那奇:“彼诸恶人,

毁辱加害,及未断命,汝当瞋不?”富那奇曰:“不也。

世尊!正使彼人无根见谤,

毁辱极世不轨之事,设加刀杖,打害次杀,复未残戮,

临当断命,终不一念生起恚心。”佛即赞言:

“善哉善哉!弟子所行,唯是为快。” 时富那奇,

摄持衣钵,礼佛辞退,至放钵国。明日晨旦,

入城乞食,至一大富婆罗门家。时婆罗门,

见是比丘,即怀恶心,而来骂逐,

比丘即往异家乞食。自其明日,续其舍乞食。时婆罗门,

复挝打极手,比丘欢喜,颜色不变。时婆罗门,

睹此比丘,见毁被害,苦困垂死,而无怨色,

不生瞋恨,便自悔责,忏谢已过。时富那奇,

于彼国中,勤修不懈,尽诸结使,心忽开解,

获无漏证。安居已竟,便辞檀越,嘱及其兄:

“慎勿入海,大海中难甚多无数,兄之财宝,

足用七世。”嘱及已竟,还往佛所,稽首问讯,

问讯讫竟,随意住止。 时兄羡那,不惟其敕,

有诸众贾,来归羡那,种种晓唤,共入大海,

羡那不逆,即可共去。至海渚上,随意自重,

唯有羡那,多取牛头栴檀香木,满船而还。

龙性悭吝,惜其香木,即于道中,捉其船舫,

举帆罗风,不能得过,一切众客,定计恐死。

羡那一心,称富那奇,“今遭苦厄,愿见拔济。”

时富那奇,在舍卫国祇洹精舍,坐禅思惟,

遥以天耳,闻兄羡那,处在危厄,至心自陈,

悲酸一心,称富那奇。

富那奇即以罗汉神足,犹如健夫屈伸臂顷,

变身化作金翅鸟王,至于大海,恐蹙其龙。龙见鸟形,

怖入海底,众贾于是安隐还家。 时富那奇,

教化其兄,令为世尊立一小堂,

覆堂村木纯以栴檀。其堂已成,教化其兄请佛。羡那答曰:

“请佛之宜,以何等物能屈世尊?”时富那奇,

俱与其兄,办足供养,各持香炉,共登高楼,

遥向祇洹,烧香归命佛及圣僧:“唯愿明日,

临顾鄙国,开悟愚朦盲冥众生。”作愿已讫,

香烟如意,乘虚往至世尊顶上,

相结合聚作一烟盖。后遥以水,洗世尊足,水亦从虚,

犹如钗股,如意径到世尊足上。 尔时阿难,

睹见是事,怪而问佛:“谁放烟水?” 佛告阿难:

“是富那奇罗汉比丘,于放钵国,劝兄羡那,

请佛及僧,故放烟水,以为信请。”因敕阿难:

“往至僧中,行筹告语神足比丘,明日悉来,

往应羡那请,因现变化,以游彼国。”阿难奉命,

合僧行筹,有神足者,明当受请。

时诸比丘,各各受筹。 明日晨旦,僧作食人,

名奇虔直奇(此言续生),其人已得阿那含道,

恒日供给一切众僧,结跏趺坐,身放光明,

四出照曜,引作食具,瓢杓健支,百斛大釜,

而随其后,乘虚飞行,趣向其国。羡那问曰:

“是汝师不?”答言:“非也。是诸比丘,作食之人,

故来相佐,办具饮食。”于是羡那,

即以华香妓乐供养,供养毕竟,即便过去。

次后复有十六沙弥均提之等,各以神足,变作树林,

采华采果,种种变现,演身光明,晃曜天地,

凌虚继迈,骆驿而到。羡那复问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

“非也。斯诸人等,先前来者,

乃是我等同师弟子,年始七岁,得罗汉道,诸漏永尽,

神足纯备,今故先来采华具果。”即以华香,

具足供养,供养讫已,各各过去。

次复耆年大阿罗汉,化作千龙,结身为座,头皆四出,

雷吼震天,其诸龙口,悉雨七宝,复于其上,

施大宝座,飞升虚空,身放光明,照曜天下,

而来至国。羡那复问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

是师弟子,名㤭陈如,佛初得道,在鹿野苑,

初转法轮,广度众生,斯等五人,最先受化,

于弟子中,第一上首,神通具足,无所挂碍。”

羡那闻说,倍加恭敬,香华妓乐,悉以供养,

供养已讫,即便过去。次后复有摩诃迦叶,

化作七宝讲堂,七宝庄校,奋身光明,

晃昱四布,往至其国。羡那见之,问富那奇:

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是师弟子,摩诃迦叶,

清俭知足,常行头陀,愍诸厮贱,赈济贫乏。”

羡那即以香华妓乐,供养毕讫,即时过去。

时舍利弗,次后乘千师子,盘身为座,头皆四出,

口雨七宝,雷吼咆哮,震动天地,

复于其上,敷大宝床,庄校严饰,而处其上,

身出光明,普照四域,飞腾虚空,翱翔而至。

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今乘来者,

是师大弟子,广博大智,名舍利弗。”羡那闻已,

倍增欢喜,即以华香妓乐供养,供养讫已,

即以过去。时大目连,寻后而发,化作千象,

罗头四出,其诸象口,皆有六牙,其一牙头,

有七浴池水,一一池中,有七莲华,其一华上,

有七玉女,种种变现,其数无量,放大光明,

感动四邻,复于其上,安置宝座,自坐其上,

乘虚径至。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言:“非也。

是师弟子,名大目连,神足第一,德行纯备。”

羡那闻说,欢喜戴仰,香华妓乐,而以供养,

供养已,即便过去。次后复有阿那律提,

而自化作七宝浴池,浴池中复生金色莲华,

莲茎皆是七宝合成,处其华上,结跏趺坐,

项佩日光,照曜天下,光所照处,皆是金色,

乘虚至国。羡那复问:“是汝师不?”答言:“非也。

是师弟子,阿那律提,于是大众,天眼第一。”

羡那闻之,欢喜恭敬,华香供养,即自过去。

次后复有佛弟难陀,化作千马,驾七宝车,

车上复有七宝大盖,放演光明,四出照曜,

乘虚驰至,诣放钵国。羡那见之,问富那奇:

“是汝师不?”答言:“非也。是世尊弟,名曰难陀,

众相具足,德行纯备。”羡那即以香华妓乐,

供养毕讫,即自过去。时须菩提次后复来,

作七宝山,坐琉璃窟,身放种种杂色光明,

照曜天地,来至其国。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

答言:“非也。是师弟子,名须菩提,广智多闻,

解空第一。”即以华香,供养毕讫,即自过去。

次有分耨文陀尼子,化作一千迦楼罗王,

结身为座,四向罗头,口含众宝,发哀和音,

复于其上,施大宝座,而坐其上,乘虚来至。

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言:“非也。是我同师,

名曰分耨文陀尼子,辩才应适,最为第一。”

即以华香,供养讫已,便自过去。次复弟子,

名优波离,化作千雁聚身相结,头口出声,

哀鸣相和,口含众宝,飞翔虚空,于其身上,

敷众宝座,放大光明,照曜四远,身坐其上,

驰奔来至。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

是师弟子,名优波离,于众比丘,持律第一。”

羡那闻已,即持华香,供养毕讫,即复过去。

次后复有沙门二十亿,化作行树于虚空中,

以绀琉璃,作经行道,复以七宝,夹树两边,

种种妙宝,以界道侧,于中经行,渐至其国。

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是佛弟子,

名曰沙门二十亿,于比丘中,精进第一。”

华香妓乐,供养毕讫,即便过去。

次后复有大劫宾宁,化作七宝树,

树上复有种种华果,树下皆有七宝高座,处其座上,

放大光明,乘虚来至。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

“非也。是佛弟子,名劫宾宁,挺特勇猛,

端正第一。”羡那闻已,欢喜供养华香妓乐,

供养已讫,即自过去。次有弟子名宾头卢埵阇,

坐宝莲华,项佩日光,放千光明,

晖赫天地,飞升虚空,来至其国。羡那问曰:

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是师弟子,名宾头卢埵阇,

善能入定,坐禅第一。”即以香华,供养毕讫,

即自过去。次罗[目*侯]罗,寻后趣引,自化其身,

作转轮王,千子七宝,皆悉具足,导从前后,

来至其国。羡那问曰:“是汝师不?”答曰:“非也。

是佛之子,名曰罗[目*侯]罗,设在家者,领四天下,

七宝自至,兵仗不用,自然降附,

今舍此位,出家学道,得阿罗汉,六通清彻,

无所挂碍,今故变身,作是形位。”羡那闻已,

香华供养,即自过去。五百神足弟子,各各现变,

不可称计。 尔时世尊,知诸弟子尽适彼国,

放大光明,照曜天地,普皆金色。时富那奇,

语其兄曰:“今者世尊,始欲发意而来至此,

故先放光,作是瑞应。”尔时世尊,始于座上,

下足蹑地,应时天地,六反震动。时富那奇,

语其兄曰:“今者世尊,始于座上,下足蹑地,

以是之故,天地大动。”尔时世尊,始出精舍,

住在于外,八金刚神住于八面;

时四天王在前导道;时天帝释,

从诸欲界天子百千万众,侍卫左面;大梵天王,

与色界诸天无央数众,住在右面;弟子阿难,住在佛后;

大众围绕,放演光明,照曜天地,飞升虚空,

趣放钵国。于其中道,逢五百作人,以千具犁牛,

垦治陇亩,诸牛见佛乘空而过,

身放金色普照世界,诸牛至心,仰视世尊,心存笃敬,

住陇不行。作人见牛仰向观瞻,惊怪所以,

亦视见佛,即各跪白:“咸兴归诚,

唯愿如来!当见哀愍暂下开度,使离生死。”

佛以悲心,知其可度,即下为说种种妙法,

五百作人,心意开悟,断二十亿洞然之恶,

成须陀洹。时牛命终,尽生天上,普皆欢喜。

于时如来,即复发引,到前未远,有五百童女,

共游旷野,见地金色,仰视其变,见乘虚而行,

咸怀欢喜,叉手白言:“唯愿天尊!

垂心矜愍暂见济度。”佛知其宿行应可度化,

即称所愿,往至其所,随应堪能,为说诸法;

信受开解,成须陀洹。变感已竟,遂步而至。

复有五百仙人,处在林泽,见光普照地悉金色,

仰睹如来与诸大众游行乘虚,心怀踊跃,

敬心倍隆,仰请佛言:“唯愿大圣!

暂劳神形,因见过度,听在道次。”佛睹其本缘,

知之应度,寻下在前。求作沙门,佛即听之:

“善来比丘!”便成沙门,因为说法,心净开解,

诸漏永尽,成阿罗汉;随从佛后,乘空而至。

时富那奇,遥见佛来,光曜天地,大众虚转,

语兄羡那:“世尊及众,今始来至。”佛到其国,

羡那欢喜,即以香华及众妓乐,供养毕讫,

共至会所。佛至其舍,如法就坐,羡那合家,

供办甘膳,自行澡水,敬意奉食,佛为哒嚫,

食讫澡漱,为其举国合家大小,演说妙法,

合家一切,得须陀洹。有具二道三四果者,

复有发意趣大乘者,复有坚住不退地者。

佛说法讫,举国男女,得度者众,不可称计。

阿难长跪,叉手合掌,前白佛言:“不审,世尊!

此富那奇,过去世中,作何恶行,为人下贱,

属他为奴?复有何福,遇佛得度?”佛告阿难:

“欲知之者,明听善思!当为汝说。”对曰:“唯然,

愿具开示。” 佛告阿难:“乃往过去迦叶佛时,

有一长者,财富无数,为佛众僧兴僧伽蓝,

衣服饮食病瘦医药四事供办,

供给一切无有乏短。尔时长者遇疾命终,

其后一儿出家学道,其父死后佛图供具,

皆悉转少,众僧罢散,其寺荒坏,无人住止。

其儿比丘,勤力招合檀越知识,积聚钱财,

修补缺落,复合众僧,还继供养。于时多众,

住在其寺,勤精专修,具诸道者,时彼道人,

作僧自在。时有罗汉道人,次知日直,扫除草土,

积在中庭,不时除弃。于时比丘,恶心呵叱:

‘今此比丘,如奴无异,虽知扫地,不能除弃。’

阿难当知!彼时比丘,大自在者,

今富那奇比丘是也。由其恶心呵得道人比之为奴,

由此一言,五百世中,恒为奴身。

复由兴立劝合众人供养众僧,偿罪已毕,

复遭我世,蒙得过度。今此国中,受化之人,

皆是往昔劝助之众,缘是果报,皆得度脱。”

阿难之等,及与众会,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(三五)尼提度缘品第三十

如是我闻:

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舍卫城中,人民众多,居止隘迮,

厕溷鲜少,大小便利,多往出城。或有豪尊,

不能去者,便利在器中,雇人除之。时有一人,

名曰尼提,极贫至贱,无所趣向,

仰客作除粪,得价自济。尔时世尊,即知其应度,

独将阿难,入于城内,欲拔济之。到一里头,

正值尼提,持一瓦器,盛满不净,欲往弃之。

遥见世尊,极怀鄙愧,退从异道,隐屏欲去。

垂当出里,复见世尊,倍用鄙耻,回趣馀道,

复欲避去,心意匆忙,以瓶打壁,瓶即破坏,

屎尿浇身,深生惭愧,不忍见佛。是时世尊,

就到其所,语尼提言:“欲出家不?”尼提答言:

“如来尊重,金轮王种,翼从弟子,悉是贵人;

我下贱弊恶之极,云何同彼而得出家?”

世尊告曰:“我法清妙,犹如净水,

悉能洗除一切垢秽;亦如大火能烧诸物,大小好恶,

皆能焚之。我法亦尔,弘广无边,贫富贵贱,

男之与女,有能修者,皆尽诸欲。”是时尼提,

闻佛所说,信心即生,欲得出家。

佛使阿难将出城外,大河水边,洗浴其身,已得净洁,

将诣祇洹,为说经法,苦切之理,生死可畏,

涅槃永安;霍然意解,获初果证,合掌向佛,

求作沙门。佛即告曰:“善来比丘!”须发自落,

法衣在身,佛重解说四谛要法,诸漏得尽,

成阿罗汉,三明六通,皆悉具足。 尔时国人,

闻尼提出家,咸怀怨心,而作是言:“云何世尊,

听此贱人出家学道?我等如何,

为其礼拜?设作供养,请佛及僧,斯人若来,污我床席。”

展转相语,乃闻于王。王闻亦怨恨,情用反侧,

即乘羽葆之车,与诸侍从,往诣祇洹,

欲问如来所疑之事。既到门前,且小停息。

祇洹门外,有一大石,尼提比丘,坐于石岩,

缝补故衣,有七百天人,各持华香,而供养之,

右绕敬礼。时王睹见,深用欢喜,到比丘所,

而语之言:“我欲见佛,愿为通白。”比丘即时,

身没石中,踊出于内,白世尊曰:“波斯匿王,

今者在外,欲得来入觐省咨问。”佛告尼提:

“从汝本道,往语令前。”尼提寻时,还从石出,

如似出水,无有挂碍,即语王言:“白佛已竟,

王可进前。”王作此念:“向所疑事,且当置之,

先当请问,此比丘者,有何福行,神力乃尔?”

王入见佛,稽首佛足,右绕三匝,却坐一面,

白世尊言:“向者比丘,神力难及,入石如水,

出石无孔,姓字何等?愿见告示。”世尊告曰:

“是王国中,极贱之人,我已化度,得阿罗汉,

大王故来,欲问斯义。”王闻佛语,慢心即除,

欣悦无量,因告王曰:“凡人处世,尊卑贵贱,

贫富苦乐,皆由宿行,而致斯果仁慈谦顺,

敬长爱小,则为贵人;凶恶强梁,

㤭恣自大,则为贱人。”波斯匿王白世尊言:

“大圣出世,多所润济,如此凡陋下贱之人,

拔其苦毒,使常安乐。此尼提者,有何因缘,

生于贱处?复种何德,得遇圣尊,禀受仙化,

寻成应真?唯愿世尊!敷演分别。” 佛告王曰:

“谛听善持!吾当解说令汝开悟。乃往过去,

迦叶如来,出现世间,灭度之后,

有比丘僧凡十万人。中有一沙门,作僧自在,

身有疾患服药自下,㤭傲恃势,不出便利,以金银澡盘,

就中盛尿,令一弟子担往弃之。然其弟子,

是须陀洹。由在彼世,不能谦顺,自恃多财,

秉捉僧事,暂有微患,懒不自起,驱役圣人,

令除粪秽。以是因缘,流浪生死,恒为下贱,

五百世中,为人除粪,乃至于今。由其出家,

持戒功德,今值我世,闻法得道。”佛告大王:

“欲知尔时僧自在者,今尼提比丘是。”

波斯匿王白世尊言:“如来出世,实为奇特,

利益无量苦恼众生。”佛告大王:“善哉善哉!

如汝所言。”佛又告曰:“三界轮转,无有定品,

积善仁和,生于豪尊;习恶放恣,便生卑贱。”

王大欢喜,无有慢心,即起长跪,执尼提足,

而为作礼,忏悔自谢,愿除罪咎。世尊尔时,

因为广说法微妙之义,所谓论者,施论戒论,

生天之论,欲不净想,出要为乐。 尔时大会,

闻佛所说,各获道证,信受奉行。